在最初,吕布同意了与袁术的联姻。那时,袁术已有了称帝的野心,并派韩胤前往吕布处传达了他打算更换年号并自立为帝的消息。袁术和吕布本准备结盟,但就在这关键时刻,沛相陈珪站了出来,打破了他们的计划。
陈珪忠诚于汉室,他担心如果袁术和吕布结成亲家,徐州和扬州两个地区联手,必定会对许县朝廷造成威胁。因此,他专程前去劝阻吕布:“曹操目前奉天子以辅佐朝政,威震四方,而您应该和他联合,才能带来天下的安宁。如果与袁术联姻,您将背负不义的罪名,未来必会遭遇重大危险。” 吕布为何听从了陈珪的劝告?其实,这背后有几个原因: 1. 吕布和袁术之间曾有过恩怨。早在吕布逃出长安时,他曾投靠袁术,但由于吕布自视甚高,袁术对他逐渐失望。于是,吕布转而投向了袁绍。 2. 袁术曾与吕布联合对抗刘备,然而,当刘备大败后,吕布因为袁术没有给他运粮而心生不满,决定接纳刘备,甚至为刘备安排了驻守小沛的职位。 3. 吕布一直对汉室保持忠心,而当曹操迎回献帝后,吕布对汉室的支持进一步加深,他逐渐倾向与曹操合作。 因此,吕布最终拒绝了袁术的提亲,并将袁术的使者韩胤捉拿并斩首示众。此举令曹操大为高兴,甚至利用这件事,借汉献帝之名任命吕布为左将军。 在随后的兖州大战中,吕布虽然展现了强大的战力,但最终还是因粮草不足而被赶出了兖州。如果当时袁术能够提供后勤支持,吕布和袁术的联手将成为比陶谦更具威胁的势力。 尽管吕布拒绝了袁术,但与周围的其他势力相比,袁术依然是一个庞大的存在。此时的袁术正值鼎盛时期,北方的袁绍和曹操却各自陷入困境。 袁绍正与公孙瓒作战,双方的战争持续激烈,而曹操刚刚经历了与吕布的大战,后方压力山大。与之相比,袁术于197年在寿春称帝,迅速任命了自己的官员,并开始了自己的帝王事业。刚称帝的袁术信心满满,便向吕布发动了进攻。 然而,袁术的进攻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。吕布手下兵力不足,兵力仅有三千,马匹也不过四百,面对袁术的大军,他感到非常担忧。吕布决定依靠陈珪的计策,向袁术的将领韩暹和杨奉发送信函,提出要联合对抗袁术。他告诉两位将军:“你们曾为国出力,我亲手杀董卓,建立了功名。如今袁术反叛,咱们应该联手一同讨伐他,为国家除害,立下大功。” 特别是他承诺战后将军中的粮草和钱财全部交给他们,这一承诺打动了韩暹和杨奉。两位将军决定背叛袁术,与吕布联合,打败了袁术派出的张勋和桥蕤,大获全胜,许多袁术军士兵被淹死,几乎全军覆没。 袁术的失败愈发明显,他尝试通过北上攻打陈国来扭转局势,但事与愿违。最终,他的部队被曹操击败,失去了对多地的控制。袁术的疆域迅速缩水,民心渐失,内部叛乱不断,外部压力也越来越大。面对困境,袁术只能选择投降,但无处可去,最终在一次失败的尝试中死于病重。袁术的悲剧结局,与他缺乏明确战略有着直接关系。曹操、袁绍和孙策都有清晰的目标和规划,而袁术一直没有找到一个稳定的方向,反而因称帝行为而遭到各方的孤立,最终导致了失败和死亡。如果当时他能采取更为谨慎的战略,联合袁绍,或许历史会有不同的结果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炒股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